当前位置:首页/精彩云南 / 文化遗产

遇见非遗 | 云南红河:传承非遗文化之魂 筑牢民族团结之基


神奇壮丽的哈尼梯田、婉转悠扬的彝族海菜腔、味道鲜美的过桥米线、工艺精湛的建水紫陶……千百年来,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民族多样性让少数民族聚集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项非遗有一片情。

近年来,红河州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扎实推进“非遗+”融合发展,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成效,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119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86项、州级190项、县级904项。

阿者科村民小组 龙俊 摄

阿者科村民小组 龙俊 摄

以“保护”为核心

建章立制搭平台

正午,被云雾笼罩的哈尼梯田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层层迭迭的梯田,包围着由一栋栋蘑菇房组成的村庄,身穿民族服饰的哈尼族群众在山岭间辛勤耕作……这里就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五个重点村落之一——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阿者科村民小组。

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6月,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助推乡村振兴”项目入选全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一个多月前,阿者科村民小组迎来了“阿者科计划”实施以来的第9次乡村旅游分红……

岁月留痕、梯田“新生”。自申遗成功以来,红河州坚持在保护中巩固、在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积极探索“法治引领、保护优先、注重传承、赓续发展”的保护路径,哈尼梯田遗产区累计恢复生态植被25.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3.5%上升至63.8%,恢复灌溉沟渠140余条451.3公里,一系列保护举措,为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红河模式”。

丰硕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的硬核政策,全州先后颁布实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制定并不断完善哈尼古歌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方案,加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开展非遗档案数据库建设和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立健全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同时,建立非遗保护中心数据库,对开展的非遗展演、民俗活动、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宣传片等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储存,通过红河非遗数字展示平台与非遗博物馆、非遗图书馆等实现资源共享,多向助力、多维赋能,以数字化保护为非遗保护传承“添翼”。

哈尼群众跳乐作舞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哈尼群众跳乐作舞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传承”为重点

激发动力展活力

传统技艺“淘泥十二炼”“成型七十二技”“冶陶二十四法”的108道工序,造就了建水紫陶泥料细、胎壁厚,具有耐高温、散热慢、透气好、能防潮的特点。“希望能够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年轻一代。”这是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的梦想。

为此,从2008年起,田静开始带徒弟,2018年,成立了紫陶技能传习中心,每年坚持举办4期免费培训,培训学员300余人,每年帮助不少于50名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启动开展“小小传承人孝亲课堂”项目……“‘活’起来的非遗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田静表示,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传承建水紫陶烧制工艺,让民族品牌立得住、叫得响,从而推动各民族同胞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一把精巧的小剪刀,一张普通的牛皮纸,构建出了一个瑰丽的故事王国,囊括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对自然的崇拜……这就是彝族剪纸。在红河,各民族同胞用刺绣、剪纸等形式,诉说着千百年来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智慧。

石屏县哨冲镇中心小学常年开设非遗文化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花腰剪纸传承人普青华成为常驻“嘉宾”。“大家要认真剪,才能剪出漂亮的图案……”普青华表示,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促进了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红河州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具有影响力和传承能力的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工作室为传承基地,设立传承点,先后开展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哈尼族八声部民歌演唱人才培养班等。2023年,建水县成立首家建水紫陶产业学院,全面提升非遗传承人素养,激发各族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全州有各级传承人1984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87人、州级395人、县级1489人。

阿细跳月 弥勒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阿细跳月 弥勒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非遗+”为抓手

创新模式探新路

位于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民小组,有着370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也是阿细创业史诗《阿细先基》最盛行的地方。

走进可邑村民小组,彝族阿细文化墙画随处可见,引得游客纷纷打卡拍照。“本是冲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来的,没想到还能近距离感受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化。”重庆游客张媛高兴地说,在游玩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这次旅行很值。

以文润心、以文育人。红河州着力抓好民族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深挖“非遗+”潜在市场,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及利用,进一步筑牢民族团结根基。

以可邑村民小组为例,先后建成可邑彝族博物馆、蚂蚁哨非遗传习馆,推出研学游体验项目,让游客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深度了解、体验和学习彝族传统文化;在红河县举办的“仰阿娜”文化旅游节上,近万名各族群众和游客走上街头,齐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作舞》;在石屏县,吃烧豆腐、看彝族烟盒舞、听海菜腔,早已成为到红河逛吃的“标配”……

异龙湖畔,海菜腔响起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异龙湖畔,海菜腔响起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百花齐放春满园。以“非遗+”为抓手,红河州积极推广“非遗+文旅”“非遗+直播”“非遗+研学”等民族文化融合模式,深入挖掘当地非遗项目内涵、讲好非遗背后故事、传承非遗项目基因,一大批叫得响、留得下的民族文化品牌正与现代生产生活相互连接,在不断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更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非遗力量”。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红河各族儿女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建设幸福家园、共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多彩的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并深深融进各族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