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速写

聚焦高质量发展|景谷大白茶香飘出大山


“世界白茶在中国,大叶白茶看景谷。”春季是茶叶采摘的黄金期,茶农们纷纷背起茶篓上茶山、入茶地,开启一场余味悠长的“茶韵盛宴”。

4月18日—20日,“品景谷白茶 寻茶祖之源”——2025景谷大叶白茶产业发展大会在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举行。近年来,景谷县全力打造“景谷大白茶”区域品牌,深入构建产业体系,荣获“中国大叶白茶之县”称号,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6.62亿元。

茶农们正在采摘茶叶(4月8日摄)。新华网发(梁颖 摄)

 

夯实基础 泡出一杯“优质茶”

春茶采摘季,天刚蒙蒙亮,景谷县民乐镇的茶叶交易市场里早已人头攒动。

“近期鲜叶价格每公斤在35-45元之间,比去年上涨约10%。我一个人每天能采摘到价值约100元的茶叶。”景谷县民乐镇民乐村茶农陶其萍介绍。

茶农正在采摘春茶(4月8日摄)。新华网发(梁颖 摄)

景谷大白茶源自景谷县民乐镇,高海拔的生态环境、三倍体的珍稀品种、四季如一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景谷大白茶香型丰富、口感惊艳、营养成分高的独特价值优势。

在景谷县民乐镇,像陶其萍这样忙碌的茶农共有16000多户,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各环节就业人员达2万余人,直接带动12万人受益,茶农人均纯收入增收5000元以上。

为不断擦亮“景谷大白茶”金字招牌,近年来,景谷县全力推进10个乡(镇)67个村有机茶园认证工作,实现有机茶园(含转换期)达25万亩,获得有机茶园认证及转换期认证证书121张,获得有机茶产品加工认证证书27个,有机茶加工产品80个,有机认证规模在云南省的县区中排名第二。

同时,景谷马厩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亿碗水”、景谷秧塔大白茶有限责任公司“秧塔”、云南景谷白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白龙”、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云春茶厂“云春堂”4个品牌入选2024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

茶农正在采摘春茶(4月8日摄)。新华网发(梁颖 摄)

在“院县合作”方面,景谷县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朱兴正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选育的“秧塔大白茶”和“云黄1号”茶树品种已成功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景谷大白茶也入选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景谷大白茶(4月8日摄)。新华网发(梁颖 摄)

 

茶旅融合 打造白茶“新标杆”

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为传统茶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景谷县在文旅融合综合提升项目中将白茶作为建设重点,并在上海、西安、青海、昆明等地的相关展会平台中设置白茶产品展销区。

景谷大白茶(4月8日摄)。新华网发(梁颖 摄)

同时,每年4月,民乐镇都会举办“景谷秧塔大白茶”开采节,通过迎宾、采茶、品茶、茶点品尝、民族舞蹈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白茶文化,有效提升了景谷大白茶的知名度。

此外,景谷县将白茶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资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以茶带旅,以旅助茶,共同推动景谷县经济持续发展。

民乐镇通过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打造出集茶文化休闲旅游、茶园生态观光体验、茶叶制作工艺展示、茶艺表演欣赏、茶饮美食品尝等于一体的茶旅打卡点;景谷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中心、景谷古生物化石展陈馆、宽叶木兰化石原址成为重要的考察、研学基地,2024年以来已接待专家、游客等8000余人次。

在景谷县文山村,不少村民成为了电商达人,通过直播卖茶。谢丽琼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电商达人。

景谷大白茶(4月8日摄)。新华网发(梁颖 摄)

“我通过直播,拓宽销售渠道,获得了更大的关注度。下一步我将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运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致富。”茶旅融合、电商助推,多样化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景谷大白茶的品牌价值和附加值,也为当地茶农带来了可观收入。

截至目前,景谷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28.05万亩,其中景谷大白茶占20万亩,产量为1.25万吨,综合产值达48.85亿元。

景谷县民乐镇的茶园(4月8日摄)。新华网发(梁颖 摄)

 

品牌“出海” 抢占市场“新高地”

山海情深,心手相连,山海协奏的美妙乐章持续演绎。

近年来,上海市黄浦区与云南省景谷县协作共赢,依托上海市场和展销平台,景谷大白茶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在2024上海国际茶业交易博览会上,景谷县联合景谷云春茶厂、云南景谷茶厂、云南景谷白龙茶业等8家茶企对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及“白龙须贡茶”等明星产品进行了深度推介。

“通过精准的产销对接,景谷县的农产品进入了更广阔的市场,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景谷县委副书记、县长邓世武在推介中表示,景谷县将始终把大白茶产业作为全县的重点产业、样板产业来打造,坚定不移做大茶规模、提升茶品质,用心用情服务茶企业、创新茶科技,不遗余力做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全方位推动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景谷县民乐镇先后得到沪滇项目的帮扶,共投入沪滇项目资金2100余万元,实施了一批惠及当地茶农、茶企的项目,为白茶产业、茶旅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

景谷县民乐镇的茶园(4月8日摄)。新华网发(梁颖 摄)

“随着沪滇帮扶项目的建成和政府宣传推介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村的白茶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产值也逐年增加,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民乐镇大村村秧塔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李如超表示。

据悉,民乐镇现有9.34万亩茶园、6000余户茶农。得益于沪滇帮扶资金支持,当地建成民乐镇大白茶交易市场,为茶商、茶农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从“沿街销售”到“统一交易”,在茶叶丰产期,茶叶交易日交易额可达300万元。

山海情深,心手相连;沪滇共赢,以茶为证,乘着景谷大白茶入沪“东风”,景谷县将开启白茶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不断推动景谷大白茶走出大山、走出云南、走向世界。(完)

 

 

来源:新华网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及时联系我们删除